【关税动态】中美关税下调,美国进口商连夜催促发货

在得知特朗普将大幅降低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后,美国进口商们反应迅速。
Basic Fun 首席执行官 Jay Foreman 凌晨接到消息后,马上打电话给中国供应商催促发货;SharkNinja 首席执行官 Mark Barrocas 也立即通知中国工厂放行货物;美发用品公司 Hightail Hair 联合创始人 Jennifer Burch 着手处理滞留中国的近 4000 顶发网。在此之前,美国依赖中国进口商品的企业因关税压力陷入困境,只能通过涨价、削减开支和裁员应对。
如今关税下调,虽仍有 30% 的关税,但相比之前已让企业看到希望。不过,企业利润空间依旧受到压缩,部分产品价格预计会上涨,如 Basic Fun 的玩具价格预计上涨约 15% 。

中美关税下调对跨境行业的影响分析

关税下调短期刺激需求,但长期利润压力仍存,企业需快速调整供应链与定价策略。

1. 市场需求变化

美国进口商因关税下调短期内会加大订单量,尤其是积压商品(如发网、玩具)。但终端消费者可能仍需承担15%左右的价格涨幅,需求反弹力度需观察。

应对策略:

  • 优先处理高需求品类(如玩具、家居用品)的加急订单
  • 与进口商协商分批发货,避免物流拥堵导致的额外成本

2. 政策法规更新

关税从高位降至30%,但仍高于贸易战前水平。需关注后续是否纳入《美墨加协定》类似条款限制中国商品转口。

应对策略:

  • 立即核查产品HS编码对应的最新关税税率
  • 保留原产地证明文件以备海关核查

3. 物流与供应链成本

短期内可能出现海运舱位紧张,美西港口拥堵风险上升。空运价格可能因紧急补货需求上涨。

应对策略:

  • 签订物流合同时增加”旺季附加费”免责条款
  • 对高价值小件商品提前预留空运预算

4. 竞争对手动态

大型进口商(如SharkNinja)已开始抢占供应链资源,中小企业可能面临工厂产能被挤占的风险。

应对策略:

  • 与核心供应商签订产能优先协议
  • 开发越南/印度等二线供应商作为备用

5. 新兴市场风险

部分美国企业可能借机将采购分散至东南亚,中国供应商需警惕订单分流。

应对策略:

  • 提供设计-生产-物流一站式服务增强粘性
  • 对美出口企业可考虑墨西哥组装规避部分关税

6. 汇率波动影响

人民币可能因贸易缓和预期升值,进一步压缩出口利润。

应对策略:

  • 使用外汇期权锁定未来3-6个月汇率
  • 报价改用美元/人民币双币计价

关键行动时间表

  1. 立即行动:核查现有订单关税适用性
  2. 2周内:与核心供应商确认产能分配
  3. 1个月内:完成替代供应链方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