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中信证券:美国降低进口关税对跨境行业带来利好

中信证券表示,在5月2日,美国方面正式废除了跨境小包的关税豁免政策。而在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了联合声明,声明指出,在接下来的90天内,美国会将自2025年4月2日起对中国加征的关税税率从125%下调至10%,也就是说,2025年以来的总加征税率由145%降至30% 。关税政策的迅速调整促使跨境行业的生态发生演变。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跨境小包免税政策的取消,可能会加快行业生态朝着半托管模式以及3P模式集中的速度;“对等关税”的暂停实施,让那些此前依赖一般进口模式的跨境卖家在短期内所面临的运营压力大幅减轻。不过从长期来看,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关税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跨境卖家可以通过提价传导、产能转移以及多元布局这三种策略来应对。综合来看,此次美国对等关税的取消力度超出了市场预期,对于跨境平台以及卖家来说,都带来了较大的利好。

美国关税下调对跨境行业的影响分析

美国关税下调短期内缓解跨境卖家压力,但长期仍需警惕政策反复风险。

1. 市场需求变化

关税下调将降低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终端价格,预计短期内需求将上升,尤其是高关税品类(如电子产品、家居用品)。

应对策略:

  • 优先调整高关税商品定价策略(2025年6月起)
  • 加强市场调研,关注需求弹性大的品类

2. 政策法规更新

2025年4月2日起关税税率从125%降至10%,但小包免税政策已取消。政策存在不对称性。

应对策略:

  • 2025年内完成通关模式评估(小包vs一般贸易)
  • 建立政策追踪机制,每月更新合规指引

3. 物流成本变化

小包物流成本优势减弱,海运/空运比例可能上升。

应对策略:

  • 2025年Q3前完成物流方案重新比价
  • 探索海外仓与一般贸易的组合模式

4. 竞争对手动态

头部企业可能加速布局半托管模式,中小卖家价格竞争加剧。

应对策略:

  • 2025年Q4前完成商业模式评估
  • 差异化选品,避开红海类目

5. 新兴市场机会

关税降低后,美国市场对中高端产品接受度可能提升。

应对策略:

  • 2025年前进行产品线升级可行性研究
  • 关注家居装饰、户外装备等潜力品类

6. 汇率影响

关税节约可能被人民币汇率波动抵消,需动态测算。

应对策略:

  • 建立季度汇率+关税综合成本模型
  • 优先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2025年下半年起)

综合建议

  1. 短期(2025年):重新核算SKU盈利模型,调整定价策略
  2. 中期(2025年前):评估产能转移至东南亚的可行性
  3. 长期:建立多国别、多平台的分散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