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发出警告,随着美国与伊朗之间敌对行动的升级,阿拉伯半岛周边水域的商业航运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危险。特别是在周六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后,全球海上安全再次受到威胁,霍尔木兹海峡和红海地区局势尤为严峻。
BIMCO 的安全负责人雅各布・拉尔森(Jakob Larsen)表示,未来局势仍不明朗,但种种迹象显示,商业船只面临的风险正在上升,尤其是与美国和以色列有关联的船只。他指出:“胡塞武装现在威胁与以色列或美国有关的商船,但不能排除对其他商船发动袭击的可能性。”
随着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商业航运运营已受到潜在影响。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Hapag - Lloyd)的发言人证实,其船只仍在穿越霍尔木兹海峡,但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局势可能随时发生变化。丹麦物流巨头马士基(Maersk)则于周五宣布,由于担心导弹袭击,将暂时暂停停靠以色列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海法。据悉,该港口此前曾成为伊朗弹道导弹的袭击目标,所幸未遭受损失。
霍尔木兹海峡作为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狭窄海上通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咽喉之一,全球近五分之一的石油液体运输都要通过这里。2023 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报告显示,该海峡的日均石油流量为 2090 万桶。如果这里的运输受到哪怕是暂时的干扰,都可能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油价飙升、航运延误、保险成本上升以及更广泛的供应链不稳定。
拉尔森警告称,伊朗可能试图通过对商船发动袭击,更广泛地破坏霍尔木兹海峡的商业航运。他提到,伊朗可能会使用反舰导弹、无人机,甚至布设水雷。不过他也表示,由于对伊朗相关商业船只存在风险,以及船只受损可能引发的环境灾难,伊朗布设水雷的意图尚值得怀疑。
此外,拉尔森还指出,鉴于伊朗对美国在该地区军事基地的威胁,美国及盟国的军舰可能目前没有足够能力保护商业船只,尤其是那些与美国或以色列利益无关的船只。尽管霍尔木兹海峡在全球集装箱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到 4%,但阿联酋的杰贝阿里港和富查伊拉港等港口,对于全球物流网络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这些港口是南亚、东非及其他地区货物进出的主要转运枢纽。
面对不断上升的风险,BIMCO 鼓励船东重新审视安全风险评估,并仔细考虑缓解措施。拉尔森建议:“该地区的商船应考虑减少靠近伊朗海岸的航行,以降低风险。同时,我们还建议船只通过英国海上贸易运营局与该地区的海军部队保持密切联系,保持高度警惕并加强瞭望,向英国海上贸易运营局报告可疑情况,并通过确保船只水密完整性以及损害控制组织(包括消防能力)的准备状态,提高船只抵御损害的能力。”
阿拉伯半岛航运风险加剧对跨境行业的影响分析
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导致航运风险骤增,全球供应链稳定性面临挑战,跨境企业需立即调整风险预案。
1. 市场需求变化
短期内中东航线货运需求可能下降,客户对替代运输方案(如空运或绕行航线)需求激增。长期可能加速区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
应对策略:
- 立即启动应急运输方案评估(如经好望角航线)
- 与客户保持透明沟通,提供替代方案报价
- 6月前完成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备用供应商评估
2. 政策法规更新
战争险保费可能大幅上调,部分国家或出台航运限制令。国际贸易条款需重新审查。
应对策略:
- 7日内获取最新保险报价并修订成本核算
- 优先采用CIF条款转移运输风险
- 8月前完成所有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审查
3. 物流供应链变化
霍尔木兹海峡通行效率下降15-20%,平均航程延长7-10天,燃油成本预计上涨30%。
应对策略:
- 建立实时航线监控系统,每日更新ETA
- 第三季度前完成区域性仓储网络优化
- 9月启动非洲东岸港口应急合作谈判
4. 市场竞争动态
头部航运公司已启动应急预案,中小企业面临更大资金压力,可能出现区域性市场空白。
应对策略:
- 与航运联盟签订长期舱位保障协议
- 10月前开发北非-南欧替代贸易通道
- 建立竞争对手应急响应监测机制
5. 新兴市场机会
阿联酋港口转运需求激增,东非/印度市场可能获得更多关注,陆运通道重要性提升。
应对策略:
- Q3季度重点开发迪拜自贸区仓储资源
- 12月前完成中欧班列可行性研究
- 建立伊朗周边国家本地化服务团队
6. 汇率波动影响
石油美元波动加剧,中东货币汇率风险上升,结算周期延长可能增加汇兑损失。
应对策略:
- 立即启用远期结汇锁定主要货币汇率
- 11月前完成多币种账户开立
- 优先采用人民币结算中东业务
关键行动时间表
- 48小时内:启动战争险投保流程
- 1周内:完成所有在途货物风险评估
- 1月内:建立替代运输方案数据库
- Q3末:完成区域性应急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