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跨境电商领域迎来了突破性进展。近日,由六家保险机构共同签发的全国首单“跨境电商保”保证保险正式落地,这标志着新型保险服务将助力跨境电商的稳步发展。此项保险为境内采购应付账款提供保障,有助于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并开拓全球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深圳市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再次成为“中国外贸第一城”。随着跨境电商稳外贸作用进一步发挥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扩大,传统跨境电商企业境内采买的现款交易模式制约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导致跨境电商企业“有单不能接”。
【美国关税全面生效后的第一个亚马逊千人峰会!中腰部卖家该如何改变运营策略?大卖们都在赌哪些商机?-5月15日(杭州)亚马逊全球站点千人峰会-揭晓最终答案→点此报名】
同时全球贸易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现款采购使外贸交易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增大,导致跨境电商企业“有单不敢接”。对此,“跨境电商保”以深圳地区跨境电商为投保人,依托真实贸易场景,开发期限短、费率低、保障灵活的专属保证险产品,承保跨境电商对外应付账款风险,为跨境电商境内赊购采买提供信用支持。
据悉,这次发起“跨境电商保”保证保险的保险机构有包括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大家财险在内的深圳辖内6家保险机构,各机构将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组成共保体,加强信息共享、提升承保能力、分散业务风险。
借助这一创新模式,跨境电商企业能够享受到灵活的保险保障,将更加从容应对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这种“1+6+X”方案不仅优化了投保流程,还提升了载体与保险机构的信息共享,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作为跨境电商行业的重要创新,深圳的这一举措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后盾,将推动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助力其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此外,据了解,深圳市政府及各区将出台相关政策,将“跨境电商保”纳入稳外贸政策体系中,为投保企业政策赋能,通过加强供需对接、数据共享、宣传推动等机制,便利投保理赔服务,提高企业投保积极性,提升政策覆盖面。
新闻内容分析
深圳首单“跨境电商保”试点落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金融保障,助力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
1、市场需求变化
跨境电商企业面临“有单不能接”和“有单不敢接”的问题,市场需求转向更灵活的金融解决方案。
应对策略:企业应积极了解“跨境电商保”的具体条款和适用范围,评估自身需求后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2、政策法规的更新
深圳市政府将“跨境电商保”纳入稳外贸政策体系,未来可能出台更多支持政策。
应对策略: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申请相关补贴或支持,降低运营成本。
3、物流、供应链或运输成本的变化
新闻未直接提及物流或供应链变化,但保险保障可能间接缓解供应链资金压力。
应对策略:结合保险保障优化供应链资金流,与供应商协商更灵活的付款方式。
4、竞争对手的动态与市场竞争压力
竞争对手可能快速采用“跨境电商保”提升资金流动性,加剧市场竞争。
应对策略:尽快评估并接入保险服务,避免在资金灵活性上落后于竞争对手。
5、新兴市场机会或风险
保险保障可能帮助企业开拓高风险但高利润的新兴市场。
应对策略:在保险支持下,谨慎评估新兴市场风险,制定针对性市场进入策略。
6、汇率波动对外贸成本和利润的影响
新闻未直接提及汇率影响,但保险可能部分对冲汇率风险。
应对策略:结合保险工具与汇率风险管理策略,实现全面风险防控。
总结建议
跨境电商企业应:
- 立即联系共保体机构了解产品详情
- 评估现有贸易模式中可优化环节
- 建立专门团队跟踪政策落地细则
- 在2025年6月前完成首轮保险需求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