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消息,Lazada跨境店宣布自2025年7月29日起对预售功能进行升级调整,最长预售期将从60天缩短至30天。新规实施后,符合平台卖家表现标准的商家将自动获得预售权限,无需单独申请,已开通预售功能的店铺不受影响。此次调整旨在简化操作流程并提升运营效率,同时明确预售功能当前仅支持Non-FBL订单。建议跨境卖家及时调整预售商品的上架计划,以适应新的预售周期要求。
Lazada跨境店预售功能升级影响分析
【导读】预售期缩短至30天将加速跨境卖家库存周转,但可能对长周期供应链卖家造成短期压力,需优化选品和物流策略。
1. 市场需求变化
消费者对快速到货需求持续增长,30天预售期更符合东南亚市场预期。高时效性商品(如时尚单品)竞争力提升,长周期定制类商品需调整策略。
应对建议:优先上架周转快的标品,对定制类商品采用「预售+现货」混合模式,在商品页明确标注分批发货方案。
2. 政策法规更新
平台规则变化属于运营政策调整,不涉及关税或贸易协定变更。但需注意Non-FBL订单限制可能影响物流选择。
应对建议:2025年7月前完成与平台认证物流服务商的对接,确保Non-FBL订单履约能力。
3. 物流与供应链
预售期缩短50%将倒逼供应链提速,海外仓备货模式优势凸显,但可能增加头程运输频次。
应对建议:2025年Q2前与物流商协商批量运输折扣,对畅销品采用「国内仓+海外仓」分级备货,将生产周期超过20天的商品移出预售列表。
4. 竞争对手动态
头部卖家可能借机推出「限时达」服务形成差异化,中小卖家在备货灵活性方面面临更大压力。
应对建议:2025年6月起在商品详情页突出显示「库存深度」和「预计到货日」,通过ERP系统实时更新可售数量。
5. 新兴市场机会
越南、泰国等新兴市场对15-30天预售接受度较高,可针对性开发轻小件商品。
应对建议:2025年Q3前完成新兴市场消费者调研,重点布局手机配件、家居小件等轻量化品类。
6. 汇率影响
回款周期缩短有利于降低汇率波动风险,但高频补货可能增加外汇结算成本。
应对建议:2025年起与支付服务商锁定远期汇率,对超过5000美元的采购款使用对冲工具。
关键行动时间轴
- 2025年Q4:完成现有预售商品生命周期评估
- 2025年Q1:与物流服务商重新谈判合约
- 2025年6月:上线新的预售商品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