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调整与囤货潮推动美线需求激增,供应链需提前布局应对旺季压力】
美国采购商因关税政策调整集中囤货,导致传统旺季提前1-2个月。短期内美线海运需求暴增,可能挤压其他航线运力。
应对策略:优先锁定6-7月舱位,与货代签订季度协议价;分流10%-20%货量至东南亚-墨西哥等替代路线。
中美关税政策变动仍是核心变量,可能引发后续连锁反应。需关注7月后美国是否出台新贸易措施。
应对策略:建立关税敏感商品清单,在6月底前完成敏感品类的清关;咨询专业机构评估301条款豁免可能性。
盐田港新增航线缓解部分压力,但旺季提前将导致:① 6月运价上涨15%-20% ② 港口拥堵风险向华南其他港口蔓延。
应对策略:5月底前完成FOB转CIF条款谈判;预留10天额外运输周期应对延误;优先选择盐田新增航线。
头部企业已开始包舱锁定运力,中小卖家可能面临:① 7月后舱位紧缺 ② 甩柜风险增加50%以上。
应对策略:联合行业协会进行拼箱订舱;6月15日前完成Q3备货计划调整。
墨西哥、越南中转贸易量增长显著,可规避部分关税风险。但需注意当地清关新政(如墨西哥TLC认证)。
应对策略:Q3试点中墨联运通道;越南转口需确保原产地文件合规。
海运成本上升叠加美元波动,建议:① 锁定Q3远期汇率 ② 在6月运费支付高峰前调整结汇节奏。
应对策略:与银行签订6-8月远期结汇协议,对冲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