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2025年4月11日晚上10:36,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更新了CSMS#64724565-特定产品的互惠关税豁免更新指南。
更新指南显示,宣布豁免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闪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等产品的对等关税。
具体的豁免对等关税商品信息如下:
1、对在途货物的豁免。已经在美国东部夏令时间4月5日凌晨12:01之前在装货港装船并开始运输,并于东部夏令时2025年5月27日前抵达美国进入消费或从仓库提取消费的货物,不加征对等关税。
2、目前来自白俄罗斯、古巴、朝鲜和俄罗斯的所有产品,按现行税率,不加征对等关税。
3、在美国司法管辖下捐赠的物品,如食品、衣服和药品,不加征对等关税。
4、属于信息材料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物、电影、海报、唱片、照片、缩微胶片、缩微平片、磁带、光盘、CD-ROM、艺术品和新闻电讯,不加征对等关税。
5、铜、药品、化学品、半导体、木材制品、纸制品、金属以及部分能源产品,不加征对等关税。
该公告是针对美国政府之前4月2日发布的14257号行政命令所作出的对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的进一步指导,以及4月8日、4月9日所发布的行政命令所做的进一步政策调整。
具体来看,其实就是美国海关对无差别加征各国关税的一次、针对部分商品的豁免的撤销调整。
美国关税豁免政策对跨境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句话点评:美国关税豁免政策将显著降低部分科技产品的进口成本,但地缘政治敏感国家仍受限制,跨境企业需快速调整供应链以抓住窗口期。
1. 市场需求变化
豁免关税的科技产品(如半导体、消费电子)需求可能短期激增,企业可借机清理库存或推出促销活动。但需警惕5月27日截止日期前的集中到货可能导致港口拥堵。
应对策略:
- 优先安排高价值豁免商品(如半导体)的加速运输
- 在亚马逊/Walmart等平台设置”关税豁免”促销标签
- 建立实时需求监测系统,把握4-5月销售窗口期
2. 政策法规更新
政策明确豁免”在途货物”关税,但要求4月5日前装船且5月27日前到港。白俄罗斯等四国产品仍受限制,捐赠物品和信息材料享有特殊豁免。
应对策略:
- 立即审核在途货物是否符合豁免条件(装船时间+到港时间)
- 对俄罗斯等敏感国家货源建立替代采购方案
- 完善商品HS编码分类,确保合规申报
3. 物流与供应链
短期内可能出现豁免商品运输需求激增,美西港口拥堵风险升高。能源/金属类产品豁免可能降低部分原材料成本。
应对策略:
- 预订美东港口(如纽约/萨凡纳)的优先靠泊服务
- 与物流商签订”保证到港日期”的运输协议
- 考虑空运高价值半导体组件(成本节省可能覆盖运费)
4. 竞争对手动态
头部企业可能利用资金优势大规模备货,中小卖家需警惕价格战。半导体领域台积电/三星等巨头已启动应急物流通道。
应对策略:
- 监控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使用Keepa/Jungle Scout等工具)
- 聚焦细分市场(如特定型号的显示模组)避免直接竞争
- 与供应商协商”到港后付款”条款缓解资金压力
5. 新兴市场机会
豁免商品中医疗/信息类产品可能打开NGO采购市场。但需注意”美国司法管辖下捐赠”的严格定义。
应对策略:
- 开发符合捐赠标准的医疗包/教育用品组合
- 联系联合国采购司等国际组织备案供应商资质
- 谨慎处理涉及古巴等敏感国家的捐赠业务
6. 汇率波动影响
关税节省可能被美元波动抵消,特别是人民币近期双向波动加剧。豁免期结束后可能重新出现成本压力。
应对策略:
- 使用外汇远期合约锁定当前汇率
- 将部分关税节省转化为美元定价(增强竞争力)
- 建立动态成本模型,预设5月27日后涨价方案
关键行动时间表
- 4月15日前:完成在途货物清关文件预审核
- 4月20日前:确定豁免商品营销方案并上线
- 5月10日前:确保所有豁免货物完成到港
- 5月20日前:评估政策延续可能性并制定Plan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