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动态】TEMU计划进军欧洲食品市场 招募本地供应商

TEMU计划进军欧洲食品市场,进一步扩大其在快速消费品领域的业务版图。自2025年5月以来,TEMU已在德国建立本地团队,并计划将业务拓展至瑞士、奥地利等其他欧洲国家,积极联系欧洲本地供应商,特别是针对糖果、保健品等品类的小型制造商。该平台目标是在“从欧洲供应,为欧洲销售”的模式下,扩充本地产品线并优化服务,以更好满足欧洲消费者需求。目前已有部分欧洲品牌与TEMU展开合作,包括德国肉制品厂商Wurstbaron和坚果棒品牌Mr Tom。

TEMU进军欧洲食品市场的影响分析

TEMU通过本地化供应链策略切入欧洲食品市场,将加剧快消品领域的竞争,同时为中小型欧洲供应商提供新渠道。

1. 市场需求变化

欧洲消费者对本地食品需求持续增长,TEMU的“欧洲供应-欧洲销售”模式精准匹配这一趋势。糖果、保健品等品类存在差异化机会。

应对建议:跨境企业可调研德国/瑞士细分品类偏好(如有机糖果),2025年Q3前通过TEMU测试小批量新品,利用平台流量获取市场反馈。

2. 政策法规更新

欧盟食品进口法规(如EU 2019/947)对标签、添加剂要求严格,本地采购可规避跨境合规风险。

应对建议:与TEMU合作的欧洲供应商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BRCGS/IFS认证,中国跨境卖家可优先选择已认证合作伙伴。

3. 物流成本变化

本地化供应将降低30%以上跨境物流成本,但欧洲境内配送网络仍需优化。

应对建议:2025年H2起可对比TEMU与亚马逊欧洲FBA费率,高重量商品(如肉制品)优先选择TEMU本地仓。

4. 竞争对手动态

亚马逊Fresh、Aldi Süd等已建立生鲜供应链,TEMU可能通过中小品牌差异化竞争。

应对建议:监控Wurstbaron等合作品牌的定价策略,2025年Q4前开发独家包装/口味产品避免价格战。

5. 新兴市场风险

瑞士、奥地利对食品原产地敏感,文化差异可能导致选品失误。

应对建议:2026年拓展新市场时,优先选择Mr Tom等已有跨境经验的品牌合作,减少试错成本。

6. 汇率影响

欧元结算本地交易可规避美元汇率波动,但欧洲供应商报价可能高于亚洲。

应对建议:2025年合作谈判时要求供应商提供阶梯报价(如订单量超1万件降价5%),平衡成本与库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