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最新报道,马来西亚政府此前于 2025 年 6 月颁布的《消费者保护(电子交易)条例 2024》(CPETTR 2024)中,要求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品需以马来语展示名称及描述(品牌名称除外),同时强制公开卖家姓名、联系方式、营业地址等完整信息,并提供商品安全认证。目前 Shopee、Lazada、TikTok Shop 等主要电商平台已通知卖家遵守该规定。由于电商群体广泛反对,原定于 6 月 24 日实施的新规现已宣布延期,具体生效时间将另行公布。
据外媒最新报道,马来西亚政府此前于 2025 年 6 月颁布的《消费者保护(电子交易)条例 2024》(CPETTR 2024)中,要求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品需以马来语展示名称及描述(品牌名称除外),同时强制公开卖家姓名、联系方式、营业地址等完整信息,并提供商品安全认证。目前 Shopee、Lazada、TikTok Shop 等主要电商平台已通知卖家遵守该规定。由于电商群体广泛反对,原定于 6 月 24 日实施的新规现已宣布延期,具体生效时间将另行公布。
马来西亚电商商品信息新规延期执行,为跨境卖家争取了调整时间,但合规压力仍存。
新规要求商品信息马来语化,可能影响非马来语卖家的销售效率,但长期来看会提升本地消费者信任度。
政策延期给了卖家更多准备时间,但最终仍需遵守,包括马来语描述、卖家信息公开等要求。
无明显直接影响,但合规可能导致部分卖家调整供应链(如增加马来语包装)。
提前布局马来语内容的卖家将获得竞争优势,中小卖家可能因合规成本退出市场。
合规能力强的企业可借机扩大马来西亚市场份额,但需注意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无直接关联,但合规成本可能挤压利润空间。